编者按:为进一步回顾梳理集团公司发展历程,讲好城投故事,凝聚发展力量,从本期开始,公众号将推出“我与城投共成长”栏目,征集广大干部职工与城投共同成长的经历与故事,丰富企业文化,打造过硬队伍,为集团高质量持续发展营造良好氛围,增添更多力量。
大海的伟岸源于吸纳百川,宇宙的浩瀚在于包容繁星,团队的力量始于凝心聚力。工程管理部就是这样一个团队,我们始终凝聚着“心往一处想、智往一处谋、劲往一处使”的团队合力,秉承着“坚韧不拔、干事创业、拼搏奉献”的优良作风,将“责任、担当、使命”内化为精神追求、外化为自觉行动,齐心协力将每一个项目都打造成“品质工程”。这种团队的力量不是纸上谈兵的口头总结,而是对一个又一个的项目的实战积累,它开始于集团公司全过程参与建设管理的第一个项目--两岸交流中心。
两岸交流中心项目位于齐鲁台湾城核心区,投资8亿多元,占地面积105亩,规划建筑面积约7.8万平方米,是齐鲁台湾城片区中鲁台会展中心、奥体中心的配套酒店,服务于鲁台经贸洽谈会、中日韩博览会等重大活动,同时也是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和提升市区的重要建设内容,于2015年12月9日开工,原定工期543天,实际工期仅272天,于2016年8月30日建成投入运营,创我市同类工程项目建设最快速度。
项目建设伊始,工程管理部就深知项目的重要意义,更明白肩上的责任重大。面对时间紧、任务重以及缺乏全过程参与项目管理经验等多重困难,我们没有妥协,而是以更加坚定的毅力投入项目建设,以坚决完成任务的信念推进项目进程。
军令如山,刷新“潍坊速度”。精彩源于精神,苦功铸就成功。两岸交流中心工程原定工期为543天,为保障第22届鲁台会举办期间投入使用,施工工期缩短至272天,并增加了装修、室外配套、设备、景观等工程。施工内容增加施工工期减半,这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,甚至都胆怯的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但是我们没有放弃。军令如山,我们把自己当成正在战场上打仗的士兵,战役没有结束我们不能退缩,我们要迎难而上,以更加坚韧不拔的毅力投入项目建设。我们咬紧牙关,与时间展开赛跑,与参加各方加强沟通配合,指挥靠前、协调靠前、服务靠前、督导靠前,科学编制工期计划,超常规配置资源要素,高峰时单日现场作业队伍达到30个、施工人员3000余人、大中型机械设备294台/套,均创我市同类工程施工历史之最。我们加班加点,白天黑夜连轴转,没有周末和节假日,有时候在关键施工节点,直接吃住都在工地。一点一点推进度,一个一个目标的盯进程,最终顺利完成建设任务,为促进鲁台经贸合作,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,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,创造了“大局意识、团结协作、吃苦耐劳”的潍坊精神,刷新了“潍坊速度”。
夯实基础,确保安全质量。虽说工程管理部这个团队是第一次全过程参与项目建设管理,但是团队的绝大部分人都曾经有过其他项目的管理经验,我们明白:“任何建设项目,首先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推进工期,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完成任务”。两岸交流中心自开工以来,就将“保安全、保质量、保工期、确保万无一失”作为首要目标。为了达到这一目标,我们探索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质量安全保障制度。首先,从源头上和过程上把好质量关,一方面强化质量监控与检测,严把材料进口关;另一方面注重过程管理中的细节把控,切实做好每一个环节,保障工程质量。其次,将保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来抓。由于工程本身施工就存在大量高支模、大跨度、大规模吊装等危险程度高的作业流程,我们丝毫不敢有任何松懈,要求对所有需要专家论证的施工程序一步也不能省,坚决杜绝发生死伤事故。建立了严格的安全生产内控机制,加强对安全生产的过程控制,明确分工、落实责任,利用各种形式对施工安全、设备运行安全的监督检查。坚持“日协调会”“周监理会”“旬调度会”制度,组建巡查队伍,并利用现场答疑和“影像图片揭短”做法,对发现的问题监督落实到人整改,并实行安全隐患倒查和问责制度,有效确保了“安全零事故、质量零缺陷”。
协作配合,合力攻坚克难。回顾整个建设过程,始终贯穿着上下团结协作、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和迎难而上、舍我其谁的奉献意识。工程管理部只是众多参与者中的一个缩影,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,离不开参建各方的大力配合,更离不开每一个参建人员辛勤付出。为了加快项目推进,大家各司其职,发挥个人最大价值,大家拧成一股绳,形成1+1>2的强大合力,达成了在恶劣的环境下和衷共济拼命干的团队共识。施工期间的九个月,有寒冬,有酷暑,极端恶劣的天气给现场施工带来了不小的困难。寒冷的冬天,为了保证施工质量,施工现场配备了400个取暖炉,近千块碳晶加热板,项目管理人员带领现场施工人员日夜盯着防火防漏电及通风的问题;炎炎夏日,大家在外面站一站都汗流浃背,而我们的施工人员还要顶着骄阳工作,为了防止人员中暑受伤,我们尽可能避开中午高温时间段施工,最大化延长夜间施工时间来弥补,留给大家的休息时间少之又少,为了赶工期,“五加二”、“白加黑”也是常态,这一切,所有人都毫无怨言。
在付出中收获,在执着中坚守。如今,两岸交流中心已成为了潍坊西部地标性建筑,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,而工程管理部更是通过这个项目收获颇丰。我们积累了宝贵的项目管理经验,凝聚了强大的团队合作共赢的意识,体验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“潍坊速度”,感受了齐心协力带来的胜利的喜悦。
使命呼唤担当,责任引领未来。两岸交流中心虽是一个开始,却能成为一个标杆,它鞭策着我们用心打造每一个项目。站在新起点,我们将“不忘初心,砥砺前行”,继续发扬工匠精神,充分发挥团队力量,不辜负政府的信任,不辜负人民的期待,打造更多“百姓满意、政府放心”的民生工程,为城市建设做出新的贡献。